首页

sm足交视频

时间:2025-05-28 12:32:32 作者: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21073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谢梦圆)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会上首次发布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标志着中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第83届环保会议上,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经济”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该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这标志着建立权威、独立、符合IMO标准的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当务之急。

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谢梦圆摄

  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联合国内主要能源、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协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编制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明确覆盖船用燃料原料采集、生产加工、运输分销、船上使用等各环节碳排放核算路径。蓝皮书全面对标IMO、欧盟等国际先进政策与认证制度,结合中国航运燃料产业实际,从政策、标准、组织、数字平台等维度,提出建立统一、高效、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为中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低碳治理体系提供了“上海方案”。

  目前,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技术支持方面,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可核查、可信赖。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时期,推动航运绿色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上海航运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中国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的建设,既是推动上海构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和认证服务中心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在全球绿色航运治理体系中积极作为的重要体现。该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绿色航运话语权,更将助力上海在新一轮国际航运竞争中掌握主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马泰”侨胞拥抱新机遇

从欢迎宴会、开幕式,四场高级别会议和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等多边活动,到中非领导人之间频密的双边会晤,2日至6日,中非“峰会周”日程紧密,共计举行各类活动160余场。

下绣花功夫 助产业发展(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宁吉喆:坚持稳中求进,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遵循的总基调。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中泰联训全面展开,首日有哪些科目?

只见茶艺师妙手飞舞,高冲低斟、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章法有度,霎时甘香满溢,茶茗飘香。待茶冲完,宾客之间互相做出请的手势,众人这才端起茶盅,杯沿接唇,闻茶之香,一啜而尽。

建智能工厂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数字改变生活,数字引领未来。当今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应用场景的广泛使用给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一方面,产品生产需要智能化,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让产品蕴含更多科技因子;另一方面,工厂管理也离不开智能化的支撑。人事管理也好,生产调度也好,计划统计也好,这些部门也需要办公智能化,对产品进行分析,对企业管理提出最优方案。产品合格不合格,管理存在哪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字智能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让企业处在一种最佳运营状态。现代企业管理人工因素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智能化管理,这是一种企业发展趋势。

香港漫游记:“五一节”看“海上烟火”品自助大餐

记者了解到,2023年初,《楚辞大典》的编纂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作框架下启动。《楚辞大典》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黄灵庚先生主编《楚辞文献丛刊》为基础,增补了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馆藏文献,以及《楚辞文献丛刊》未能及时搜集、收录的日本文献等,其中不少是海内外的孤本和善本文献,被认为系历代楚辞文献集大成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